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蒼朮

蒼朮


[藥用]
菊科草本植物茅蒼朮Atractlodeslancea(Thunb.)DC.或北蒼朮A.chinensis(DC.)Koidz.或關蒼朮A.japonicaKoidz.exKitam的根莖。

[性味與歸經]
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胃經。

[功效]
燥濕健脾,祛風濕,解表,明目。

[臨床應用]
1.用於濕阻脾胃、脘腹脹滿,寒濕白帶,濕溫病以及濕熱下注、腳膝腫痛、痿軟無力等症。
蒼朮溫燥而辛烈,主要用於寒濕較重的症候一般以舌苔白膩厚濁作為選用的依據。由於其燥濕力強,濕去則脾胃得以健運,故稱其功用燥濕健脾。臨床用治濕阻脾胃,而見脘腹脹滿、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舌苔白膩厚濁等症,常與厚樸、陳皮等配伍應用;用治寒濕白帶,可配白芷同用。本品雖屬溫燥之品,然燥濕力強,又每配合清熱之品以治濕熱為患之證,如濕熱白帶,又可配知母、苦參、墓頭回;濕熱下注、腳膝腫痛、痿軟無力,可配黃柏、牛膝、苡仁等同用;濕溫病證可配石膏、知母等同用。

2.用於風濕痹痛、肢體關節疼痛。
本品既能溫燥除濕,又能辛散祛風,散除經絡肢體的風濕之邪,對寒濕偏重的痹痛尤為適宜,可配合羌活、獨活等同用。

3.用於風寒表證。
本品辛散,兼能散寒解表,適用於感受風寒濕邪的頭痛、身痛、無汗等症,常與羌活、細辛、防風等同用。

4.用於夜盲、眼目昏澀。
蒼朮生用有明目之功,為治夜盲要藥,可與豬肝或羊肝、石決明等配伍同用。
此外,本品氣味芳香,又能辟穢,民間每於夏曆端午節用蒼朮與白芷在室內同燃,用以辟疫。經近人實驗,此法確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。

[處方用名]
制蒼朮(用米泔水浸透,再蒸黑,減少辛燥之性。)
炒蒼朮(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為度,減少它辛燥之性。)
生蒼朮(用米泔水浸潤,切片,曬乾。藥性較辛燥。)
茅朮、炒茅朮、焦茅朮、灸茅朮(麩皮拌炒)

[一般用量與用法]
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

[按語]
1.蒼朮苦溫,能入脾胃,燥濕健脾,以除寒濕中阻之症;辛香且主行散,祛風勝濕,以治風濕痹痛之候。兼能發散除風濕在表,且可明目愈雀目夜盲。

2.蒼朮性偏溫燥,易於傷陰,以濕濁內阻、舌苔厚膩者用之為宜。如陰虛有熱、大便燥結及多汗者,不宜應用。然雀目夜盲之症則不必拘於有濕才可應用的說法。

[方劑舉例]
平胃散《和局方劑》
蒼朮、知母、陳皮、甘草治嘔吐腹瀉,上腹部痞滿疼痛。

二妙散《丹溪心法》
蒼朮、黃柏。治下肢紅腫疼痛,痿弱無力。

白虎加蒼朮湯《活人書》
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、蒼朮。治濕溫,汗多,身重足冷;或濕痹化熱,以及夏秋季高熱,具頭重如裹,胸悶,口可不欲飲,關節疼痛,舌苔白膩者。

神朮散《和局方劑》
蒼朮、高本、白芷、細辛、羌活、川芎、甘草、生薑、蔥白。治外感風寒濕邪,發熱惡寒,頭痛項強,肢體酸痛者。

[文獻摘錄]
《本草通玄》
「寬中發汗,其功勝於白朮,補中除濕,其力不勝白朮。大抵卑堅之土,宜以白朮以培之,敦阜之土,宜於蒼朮以平之。」

《藥品化義》
「味主辛散,性溫而燥,燥可去濕,專入脾胃,主治風寒濕氣,山嵐瘴氣,皮膚水腫,皆辛烈逐邪之氣也。統治三部之濕,若濕在上焦,易生濕痰,以此燥濕行痰;濕在中焦,滯氣作瀉,以此寬中健脾;濕在下部,足膝痿軟,以此同黃柏治痿,能另足膝有力;取其辛散氣雄,用之散邪發汗,極其暢快。」

《本草正義》
「氣味雄厚,較白朮愈猛,能切上切下,燥濕而宣化痰飲,芳香辟穢,勝四時不正之氣;故時疫之病多用之。最能驅除穢濁惡氣,陰霾之域,久曠之屋,宜焚此物而後居人,亦此意也。凡濕困脾陽,倦怠嗜臥,胸膈滿悶,甚則脹而舌濁厚膩者,非茅朮芳香猛烈,不能開泄,而痰飲彌漫亦非此不化。......而脾家鬱濕,或為脹,或為腫滿,或為瀉泄瘧痢,或下流而足重跗腫,或積滯而二便不利,及濕熱鬱蒸,發為瘡瘍流注,或寒濕互結,發為陰疽酸痛,但有什濁不可見證,茅朮一味,最為必需之品。是合內外各病,皆有大用者。」


>>網上購買 蒼朮 濃縮顆粒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