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脾胃腸病證 - 絛蟲病- 中醫分型

【辨證論治】

症狀:上腹部或全腹隱隱作痛,腹脹,或有腹瀉,肛門作癢,久則形體消瘦,倦怠乏力,大便內或襯褲上有時發現白色節片,舌質淡,苔薄白,脈濡或細。
治法:驅除絛蟲,調理脾胃。
方藥:中藥有良好的驅絛效果,可選用下列方藥中的一種應用。

①檳榔60-120g,切碎,文火煎2小時,於清晨空腹頓服。服後4小時無大便排出者,可服用芒硝10G。

②南瓜子60-120g,去殼碾粉,直接嚼服或水煎服。2小時後服檳榔煎劑(劑量、用法同上)。

③仙鶴草芽(深秋採集,其形似狼牙,故又稱狼牙草),洗淨,刮去外皮,曬乾,碾粉,成人早晨用溫開水沖服30—60g。因本藥兼有瀉下作用,可不另服瀉藥。一般在服藥後5-6小時排出蟲體。

④雷丸,研粉,每次20G,1日1次,連服3天。

⑤石榴根皮25G,水煎服。胃病患者不宜選用此藥。

驅除絛蟲,務必驅盡,須連頭節同時排出,方能徹底治癒。若頭節頸未被驅出,則仍能繼續生長。若發現絛蟲未驅盡時,可仍用上述驅絛藥物治療。

驅蟲之後,繼服香砂六君子湯健運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