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邱醫師 Email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嚴醫師 Email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葉醫師 Email
|
|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 電話 : 23418299
|
|
|
固經丸
《丹溪心法》
[組成]
黃芩炒 白芍炒 龜板炙,各一兩(各30g) 黃柏炒,三錢(9g) 椿樹根皮七錢半 (22.5g) 香附二錢半(7.5g)
[用法]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50丸(6g),空心溫酒或白湯下(現代用法:以上6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,用水泛丸乾燥即得。每服6g,每日2次,溫開水送服;亦可作湯劑,水煎服,用量按原書比例酌定)。
[功用]
滋陰清熱,固經止血。
[主治]
陰虛血熱之崩漏。月經過多,或崩中漏下,血色深紅或紫黑稠粘,手足心熱,腰膝酸軟,舌紅,脈弦數。
[方解]
本方所治月經過多或崩中漏下,系由肝腎陰虛,相火熾盛,損傷沖任,迫血妄行所致,正如《素問·陰陽離別論》所說“陰虛陽搏謂之崩。”陰虛火旺,故手足心熱、腰膝酸軟。治宜滋陰清熱,固經止血。方中重用龜板咸甘性平,益腎滋陰而降火;白芍苦酸微寒,斂陰益血以養肝;黃芩苦寒,清熱止血。三藥用量偏大,是為滋陰清熱止血的常用組合,共為君藥。臣以黃柏苦寒瀉火堅陰,既助黃芩以清熱,又助龜板以降火。椿根皮苦澀而涼,固經止血,為佐藥。又恐寒涼太過止血留瘀,故用少量香附辛苦微溫,調氣活血,亦為佐藥。諸藥合用,使陰血得養,火熱得清,氣血調暢,則諸症自愈。
本方與固沖湯均為治療沖脈不固所致崩漏及月經過多之常用方。本方證乃陰虛血熱所致,用藥以滋陰清熱為主;固沖湯證則由脾腎虧虛,沖任不固所致,用藥以補氣固沖為主。
[運用]
辨證要點
本方為治陰虛血熱之月經過多及崩漏的常用方。臨床應用以血色深紅甚或紫黑稠粘,舌紅,脈弦數為辨證要點。
加減變化
陰虛甚者,可酌加女貞子、墨旱蓮以養陰涼血止血;出血日久者,再加龍骨、牡蠣、烏賊骨、茜草炭以固澀止血。
現代運用
本方常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或慢性附件炎而致經行量多、淋漓不止屬陰虛血熱者。
[文獻摘要]
原書主治
《丹溪心法》卷5:“治婦人經水過多。”
方論選錄
張秉成《成方便讀》卷4:“治經行不止,及崩中漏下、紫黑成塊等證而屬於火者。夫崩中一證,有因氣虛,血不固而下陷者;有因熱盛,血為熱逼而妄行者;有因損傷肝脾沖任之絡而血驟下者,當各因所病而治之。如此方之治火盛而崩者,則以黃芩清上、黃柏清下、龜板潛陽、芍藥斂陰、樗皮固脫。用香附者,以順其氣,氣順則血亦順耳。
>>網上購買 固經丸 濃縮顆粒<<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