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瀉白散

瀉白散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

[組成]
地骨皮  桑白皮炒,各一兩(各30g)  甘草炙,一錢(3g)
   
[用法]
上藥銼散,入粳米一撮,水二小盞,煎七分,食前服(現代用法:水煎服)。 [功用]清瀉肺熱,止咳平喘。
   
[主治]
肺熱喘咳證。氣喘咳嗽,皮膚蒸熱,日晡尤甚,舌紅苔黃,脈細數。
   
[方解]
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鬱熱之證。肺主氣,宜清肅下降,火熱鬱結於肺,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;肺合皮毛,肺熱則外蒸於皮毛,故皮膚蒸熱;此熱不屬於外感,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,故熱以午後為甚,其特點是輕按覺熱、久按若無,與陽明之蒸蒸發熱、愈按愈盛者有別;舌紅苔黃,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。治宜清瀉肺中鬱熱,平喘止咳。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,專入肺經,清瀉肺熱,平喘止咳,故以為君。地骨皮甘寒入肺,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,為臣藥。君臣相合,清瀉肺熱,以使金清氣肅。炙甘草、粳米養胃和中以扶肺氣,共為佐使。四藥合用,共奏瀉肺清熱,止咳平喘之功。
   
本方之特點是清中有潤、瀉中有補,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其標,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其本,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鬱熱,對小兒“稚陰”之體具有標本兼顧之功,與肺為嬌髒、不耐寒熱之生理特點亦甚吻合。
   
[運用]
   
辨證要點  
本方是治療肺熱喘咳的常用方劑。臨床應用以咳喘氣急,皮膚蒸熱,舌紅苔黃,脈細數為辨證要點。

加減變化  
肺經熱重者,可加黃芩、知母等以增強清泄肺熱之效;燥熱咳嗽者,可加瓜蔞皮、川貝母等潤肺止咳;陰虛潮熱者,加銀柴胡、鱉甲滋陰退熱;熱傷陰津,煩熱口渴者,加花粉、蘆根清熱生津。
   
現代運用  
可用于小兒麻疹初期、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鬱熱者。
   
使用注意  
本方藥性平和,尤宜於正氣未傷,伏火不甚者。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。



>>網上購買  瀉白散 濃縮顆粒<<

農本方網上中藥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