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白芷

[url=https://www.chinesemedicine.com.hk/purapharm/single/chinesemedicine-5-6_single.html]白芷[/url]


[藥用]
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。

[性味與歸經]
辛,溫。入肺、胃經。

[功效]
祛風解表,止痛,消腫排膿,燥濕止帶。

[臨床應用]
用於感冒風寒,頭痛,鼻塞等症。白芷發散風寒,且有止痛、通鼻竅等作用,故主要用治風寒表症兼有頭痛鼻塞的病症。如頭痛劇者加羌活、細辛;鼻塞者配藿香(主要為理脾肺之氣)、薄荷等。

用於頭痛、眉棱骨痛、齒痛。白芷祛風止痛,主要適用于病在陽明經者,頭額、眉棱骨、上下齦都屬於陽明經循行部位,因此都可用白芷進行治療。治頭痛可配蔓荊子等;治眉棱骨痛屬風寒者可單獨應用;屬風熱者可配黃芩同用。

用於瘡瘍腫痛。白芷治瘡瘍,初起能消散,潰後能排膿,為外科常用的輔助藥品。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、瓜蔞同用;膿出不暢配金銀花、天花粉同用。在消散瘡瘍方面還可以研末外敷。

用於婦女白帶。白芷溫燥寒濕,主要用治寒濕白帶,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屬濕熱帶下,也可配清熱燥濕藥如黃柏、椿根皮等同用。此外,白芷又為治鼻淵要藥,有化濕通鼻竅之功,多配合辛夷、鵝兒不食草等同用,既可內服,又可外用。還可用於毒蛇咬傷,有解蛇毒作用,古代有單用煎湯內服,用渣外敷的記載,現代有些蛇藥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內。

[處方用名]
白芷、香白芷(洗淨,曬乾,切片用)

[一般用量與用法]
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外用適量。

[按語]
白芷辛散祛風,溫燥除濕,芳香通竅,善能止痛,又可消腫排膿。它的止痛效果良好,跟據臨床實踐,不僅可以用治頭痛,還可以用治風濕痹痛。配荊芥、防風,能散風寒而止頭痛;配蒼耳子、辛夷花能通鼻竅而治鼻淵;配黃柏、蒼朮、椿根皮,可清熱燥濕而治濕熱帶下;配銀花、天花粉、當歸、甘草等,可消腫排膿而治瘡瘍腫痛;配桑枝、秦艽、獨活等,可祛風止痛而治風濕痹痛。
[方劑舉例]白芷蔥豉湯(原名白神散)《衛生寶鑒方》:白芷、豆豉、蔥白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治寒熱頭痛,眉棱骨痛。

白芷散《婦人良方》:白芷、海螵蛸、胎髮治赤白帶,滑脫不禁。



>>網上購買 白芷 即沖顆粒<<



[ 本帖最後由 資料搜集員 於 2009-4-4 17:45 編輯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