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邱醫師 Email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嚴醫師 Email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葉醫師 Email
|
|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 電話 : 23418299
|
|
|
食管癌,屬中醫反胃噎膈,膈中,關格等範疇。
中醫分型
1) 肝胃不和型
證候:咽部似有物梗阻,或進食發噎,呃逆,胸骨後疼痛串及兩脅,胸悶口苦,不欲飲食,或頭痛目眩,舌貭淡紅,舌苔薄黃或微黃膩,脈弦或弦細。
治法:舒肝和胃,散結止痛。
代表方劑:逍遙散加減。
上腹部脹悶者,加厚樸、枳殼;胸背疼痛者,加香附、鬱金、八月札。
2) 痰氣交阻型
證候:吞咽梗阻,胸膈痞悶,情志舒暢時稍減輕,口乾咽燥,舌貭偏紅,舌苔黃膩,脈弦滑。
治法:開鬱化痰,清熱潤燥。
代表方劑:啟膈散加減。
津傷便秘者,加生地、玄參、麥冬、火痳仁;納差者,加麥芽、焦山楂。
3) 津虧熱結型
證候:呑咽梗澀疼痛,食物難下,湯水可下,形體逐漸消瘦,口乾咽燥,大便乾結,五心煩熱,舌貭紅乾,或有裂紋,脈弦細數。
治法:生津益胃,降逆解毒。
代表方劑:麥門冬湯加減。
潮熱盜汗者,加地骨皮、五味子、煆牡蠣 (先煎) ;胸背痛者,加香附、鬱金。
4) 瘀血內結型
證候:胸膈疼痛,食不得下而復吐出,甚至水飲難下,大便堅如羊屎,或吐出物如赤豆汁,面色晦滯,口唇青紫,形體消瘦,肌膚枯燥,舌紅少津,或帶青紫,脈細澀。
治法:養血活血,潤燥破結。
代表方劑:通幽湯加味。
嘔吐物呈咖啡色,或大便隱血陽性者,加生大黃粉 (沖服) 、或三七粉 (沖服) 、雲南白藥 (沖服) 、仙鶴草;腰背痛甚者,加黃藥子、延胡索;服葯嘔吐,難於下嚥者,可先服開道散,含化緩下,每1-3 小時1 次, 連服2天,隨後再服煎藥。
5) 氣血雙虧型
證候:噎塞梗阻日重,水飲難下,面色萎黃,消瘦無力,甚則大肉睏脫,大骨枯槁,舌貭淡,苔薄,脈弦細或沉細。
治法:益氣補血,解毒散結。
代表方劑:八珍湯加減。
嘔惡痰涎者,加法半夏、生薑;乾嘔者,加砂仁、代赭石 (先煎);頸部痰核者,加黃藥子、生牡蠣 (先煎) ;形寒氣短,面浮足腫,腹脹者,加肉桂、制附子、杜仲,鹿角膠 (烊化沖服)。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