»
香港中醫剪報 » 雷生春重現懸壺濟世 荔枝角醫院變身中國文化中心
|
|
位於九龍西的雷生春及荔枝角醫院,將分別於2010年及2012年完成翻新工程,再次對外開放。早前取得雷生春使用權的浸大中醫藥學院,會將雷生春發展成區內較有規模的中醫診所,每日可處理80名病人。除了看跌打、針灸的服務,還有涼茶出售,中醫師則可以來上課。至於荔枝角醫院,就會變身集教學、文化研究及旅舍於一身的營地。
記者王智報道
在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推出的七幢建築中,雷生春和荔枝角醫院可以說是交通最方便的兩幢,亦正因為鄰近市區及地鐵站,相信日後不少市民都會有興趣去參觀。其中雷生春將會交由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進行活化,工程會在一年半之後完成,到時雷生春就會再一次成為太子區內的中醫藥中心。
五位中醫每日可診治80人
浸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卞兆祥表示︰「我們希望將雷生春打造成一個全方位的中醫藥服務中心,延續雷氏家庭懸壺濟世的精神。」連同地面及天台在內,雷生春其實一共有五層,但每層的面積不過1200呎左右。浸大計劃聘請五位中醫師進駐雷生春,提供骨傷跌打、針灸等診症服務,「診所日後每日可以服務約80名病人,我們還會將兩成的診症名額留給綜援人士,希望他們能免費享用我們的服務。」
浸大同時會把地面的一層變成涼茶及中藥舖,前來觀光的遊客,可以邊喝涼茶,邊在天台的中藥藥圃參觀,或者在雷生春獨有的「騎樓」上,看一看和中醫藥有關的展板,增進中醫知識。
荔枝角醫院提供百個職位
卞兆祥表示,有關計劃可以帶動區內的中醫發展,浸大會在雷生春為中醫師提供講座及課程,定期為他們更新知識。
至於佔地超過3萬呎,四周環境清幽的荔枝角醫院,則會變身成為一個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營地。負責進行活化的香港中華文化中心,打算將一系列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活動及課程,搬入荔枝角醫院,例如琴棋書畫、武術及佛學等等。醫院的上區會轉變成為旅舍,中區及下區則會對外開放。
香港中華文化中心副總幹事兼項目總監陳德忠表示,他們希望將醫院的紅磚牆建築修復,翻新工程將耗資近1億9400萬元,預計於2012年中完成,到時參觀者會欣賞到由園境師設計的17個中國園庭,院內亦會提供中式及西式餐飲服務。項目開始營運後,將為區內創造100個就業職位,以及50個餐飲業培訓名額。
http://www.singpao.com/NewsArticle.aspx?MenuID=2&NewsID=2159&Lang=tc
成報 21 Feb 2009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