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邱醫師 Email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嚴醫師 Email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葉醫師 Email
|
|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 電話 : 23418299
|
|
|
本帖最後由 wellsyu714 於 2012-2-14 21:00 編輯
醫師你好~
本人已經有5,6年既蕁麻疹. 係早2年前開始睇西醫~
本身睇得幾好~但用量太重~轉去睇第2 D西醫已經減左好多西藥.
D敏感完全唔受控.
所以大約一年前睇中醫~但亦有一日食一隻抗組胺劑
本人本身覺得熱, 緊張, 搬好重既野,
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, 出入溫差好大既地都會出敏感.
但係涼既地方會覺得舒服好多. 相反愈熱既地方就愈嚴重.
本身一開始睇既時侯都有小小好轉, 但呢3,4個月都好嚴重~
面,頸,四肢,胸口都有好多敏感~ 好多紅色點(醫師話因為我食左西藥)
我想問下我既處方用左一年都係大約個十幾二十隻葯~
我既處方大約如下:
蒲公英12克, 連翹15克, 白鮮皮20克, 赤芍15克, 黃連9克, 黃柏9克, 大青葉15克,
白花蛇舌草 15克, 白朮9克, 廣藿香20克, 防風15克, 磁石(煅)30克, 佩蘭18克,
牡丹皮15克, 山藥10克, 地膚子18克, 稻芽(炒)15克, 麥芽(炒)15克, 遠志12克,
茯神30克
今次佢加左半枝蓮15克俾我~我之前問個醫師我係咪應該食消風散,
佢話佢唔可以咁死板,好似教科書咁睇症~佢覺得我唔係遇熱型~
我都唔知點算好.麻煩醫師回答~ |
|
|
|
|
|
|
|
|
本人本身覺得熱, 緊張, 搬好重既野,
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, 出入溫差好大既地都會出敏感.
但係涼既地方會覺得舒服好多. 相反愈熱既地方就愈嚴重.
首先, 如你較怕熱, 當你在熱的地方出現所謂敏感時, 是覺得皮膚痕, 紅, 腫, 有否出汗
其次, 本身是較怕熱, 怕冷, 還是兩者都怕.
大小便情況也需要知道
你的情形, 直接按書本或網頁用消風散是不行的, 要看到底是風重, 熱重, 濕重還是營衛不和證. 處方中的藥寒涼, 已足夠清熱, 如功效不佳, 只能說你的情況可能不是熱證, 雖然可以看到皮膚出紅疹. |
|
|
|
|
|
|
|
|
我首先會覺得好痕, 會好似俾蟻咬咁.多數都係頸痕先~
可以無出汗都會出~
首先痕,之後紅左~個紅外圍會有個白白地既圓圈~
之後紅既地方就會大到去白白地個個位~而白色圓圈就無左~
我依家多數都係室外行一段路後就會出~
本身我怕凍多D, 我經常手腳都冰凍, 但我個身就唔凍~
大便就本身我有習慣一日一次~但有時飲左中葯會肚痛d~
有幾次試過一日去3,4次大便~但呢排無~
小便就一日6,7次左右~
咁如果我唔係熱證,咁會係咩?? 麻煩醫師~ |
|
|
|
|
|
|
|
|
不算是實熱證, 經常手足冰冷怎麼又會變成熱氣呢? 況且即使是熱, 也有虛實表裡之分, 表熱證一般會用辛涼解表法以發散表邪, 絕非用大堆苦寒藥物直清裡熱, 否則不但沒有得到治療, 而且容易損傷脾胃, 腹痛腹瀉便是例子, 如裡實熱證使用瀉法後症狀應該減輕. |
|
|
|
|
|
|
|
|
咁醫師有咩意見可以俾我??我現在係屬於邊一種症或邊一類型? |
|
|
|
|
|
|
|
|
不建議用過於苦寒的清熱藥治療, 這是西醫的思路, 認為皮膚有疹是炎症, 是熱證, 要清熱, 但中醫治療不是如此, 建議先調整脾胃功能, 再調和陰陽寒熱, 平衡身體的機能.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