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健康三部曲:能解

別忽略大小二便這一個重要的環節!因為涉及排泄的問題可是十分普遍的都市病,而且大部份人都莫視其影響和後果。便秘、腹瀉、便秘腹瀉交替,大便質量的改變、尿頻、遺尿等不單止為當事人帶來不便,降低生活質素,而且更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先兆。

根據統計大腸癌成為繼肺癌後最多人病發死亡的疾病,大腸癌起病隱匿,不易發現,常見的症狀就是大便習慣和大便形態改變,伴有便血。一般人可不會因為偶然的大便異常而去做專門的檢查或腸鏡,而且很多大腸癌病例都沒有明顯症狀,便血也要通過特定的「大便潛血試驗」才能發現,因此造成早期診斷的困難。

不談重大的疾病,簡單到經常便秘與腹瀉交替腸易激症,困擾著很多生活緊張的都市人,部分人或者會有小便失禁的問題,或者經常需要上廁所,二便失常除了是身體功能的問題,更會影響個人的形象和社交。

甚麼才算是健康的排泄標準,理論上是出入量要相對平衡,排出多少還要看吃下去或喝下去的數量而定,但每天大便不應持續多於三次,或多於三天才有一次大便,小便則每天可達六至八次,視乎喝水和流汗的程度而有所增減,一般在睡覺時都不需小便,但對於年紀大或睡前有喝水習慣的人,夜尿一次也算可以接受。基本上正常的大便是柔軟成形容易排出的,由於染上膽汁而呈黃褐色,沒有明顯濃烈的異味,不帶黏液和膿血,便後有暢快感而無絞痛墜脹等不適。正常的小便色清或略帶淺黃不混濁,如喝水量不足或早晨第一次小便可見顏色變深,但呈咖啡色或茶色的小便肯定是不正常。小便應該是通暢而排尿時沒有障礙或刺痛感,尿後沒有餘滴和排尿不盡感。

偶一為之的二便質量改變可能和飲食、生活習慣、患病等有關,不作詳述。如果發現自己的二便連續半個月以上出現異常,便要認真進行檢查。一個小便常規可以驗出血尿、蛋白尿、尿糖過高等問題,大便常規則可以驗出大便潛血、蟲卵、黏液等異常,如配合細菌培養則可檢測出有否致病原的存在。

大便的異常西醫來說與腸道有關,小便的異常與泌尿系統的尿道、膀胱、輸尿管和腎臟有關,中醫認為腎司二便,大便由於涉及消化食物的通道,因此與脾胃相關,小便涉及到體內水液的運動,與肺、脾、腎三臟也相關。理論雖然分歧,但都有療效,如果不慎患上與二便有關的疾病,應該及早治療。
農本方網上中藥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