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增液湯

增液湯
《溫病條辨》


[組成]
玄參一兩(30g)  麥冬連心,八錢(24g)  細生地八錢(24g)
   
[用法]
水八杯,煮取三杯,口幹則與飲令盡;不便,再作服(現代用法:水煎服)。
   
[功用]
增液潤燥。
   
[主治]
陽明溫病,津虧便秘證。大便秘結,口渴,舌幹紅,脈細數或沉而無力。
   
[方解]
陽明溫病不大便,不外熱結、液幹兩端。若陽邪熾盛之熱結實證,則用承氣湯急下存陰;若熱病陰虧液涸,《溫病條辨》所謂“水不足以行舟,而結糞不下者”,當增水行舟。本方所治大便秘結為熱病耗損津液,陰虧液涸,不能濡潤大腸,“無水舟停’’所致。津液虧乏,不能上承,則口渴;舌幹紅,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;脈沉而無力者,主裏主虛之候。治宜增液潤燥。方中重用玄參,苦鹹而涼,滋陰潤燥,壯水制火,啟腎水以滋腸燥,為君藥。生地甘苦而寒,清熱養陰,壯水生津,以增玄參滋陰潤燥之力;又肺與大腸相表裏,故用甘寒之麥冬,滋養肺胃陰津以潤腸燥,共為臣藥。三藥合用,養陰增液,以補藥之體為瀉藥之用,使腸燥得潤、大便得下,故名之曰“增液湯”。本方咸寒苦甘同用,旨在增水行舟,非屬攻下,欲使其通便,必須重用。
   
[運用]
辨證要點  
本方為治療津虧腸燥所致大便秘結之常用方,又是治療多種內傷陰虛液虧病證的基礎方。臨床應用以便秘,口渴,舌幹紅,脈細數或沉而無力為辨證要點。

現代運用  
本方常用於溫熱病津虧腸燥便秘,以及習慣性便秘、慢性咽喉炎、復發性口腔潰瘍、糖尿病、皮膚乾燥綜合征、肛裂、慢性牙周炎等證屬陰津不足者。


>>網上購買  增液湯 濃縮顆粒<<

農本方網上中藥店